团体标准《实验动物 斑马鱼养殖实验室建设通用技术规范》(T/CALAS 126-2024)解读
2024.06.03斑马鱼作为仅次于小鼠的模式脊椎动物,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和健康科学等诸多研究领域。2010年以来,中国的斑马鱼研究迅速发展,成果逐年增多,已经成为全球斑马鱼研究的重要力量。
在此背景下,为了推动斑马鱼实验室建设,促进相关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联合了国内斑马鱼研究领域内多家权威实验室和相关专家学者,于2022年向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提交了《实验动物 斑马鱼养殖实验室建设通用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立项申请,获得立项。
经过多次的专家公开征求意见和标准起草组的研讨,修改和完善了《实验动物 斑马鱼养殖实验室建设通用技术规范》。2024年,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审议通过,批准发布了《实验动物 斑马鱼养殖实验室建设通用技术规范》。
1. 概述新标准的内容
新标准详细规定了斑马鱼实验室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建设要求、工艺布局、设备设施、质量控制、环境条件和人员要求等。它为斑马鱼实验室的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2. 标准制订原则
新标准制订遵循了产业发展的原则,以先进、科学、合理、可操作为基本原则。同时,参照了国内外相关标准,确保了标准的目标、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和规范性。标准中引用了一系列相关文件,构成了新标准的必要条款,确保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合规性。
3. 术语和定义的明确定义
标准中明确定义了与斑马鱼实验室建设相关的术语和定义,确保了标准的统一理解和应用。这些术语和定义涵盖了斑马鱼、斑马鱼生产设施、斑马鱼实验设施以及普通环境等方面。
4. 设施分类和规定要求
标准根据设施的使用功能,将斑马鱼实验室的设施分为斑马鱼生产设施和斑马鱼实验设施,并规定了它们的建筑要求、环境要求、设备要求和消毒要求等。这些要求旨在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功能性和操作性。
5. 环境和技术指标要求
标准中详细规定了斑马鱼实验室的空气环境和其他技术指标要求,确保实验环境符合基本要求,并提供了斑马鱼生产设施和实验设施环境技术指标的具体要求。
6. 区域设置和功能规定
标准对斑马鱼生产区和实验区的设置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设备间、养殖室、隔离检疫室、斑马鱼饵料准备区、斑马鱼养殖物品消毒区和斑马鱼养殖耗材存放区等。这些设置旨在提高实验室的操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7.养殖系统结构和功能描述
标准详细描述了集中式和独立式斑马鱼循环养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净水供水单元设备、斑马鱼循环养殖设备等。这些设备要求旨在提高斑马鱼养殖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效率性。
通过以上细化的标准概述,可以清晰了解新标准的内容和意义,为斑马鱼实验室建设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新标准的实施将有效推动斑马鱼实验室建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通过提供科学的建设指导、改进建议和设备要求,有助于降低养殖与实验风险,保障研究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同时,标准的实施也将有助于加强斑马鱼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斑马鱼研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关于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的介绍
2012年,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挂牌成立了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2019年,以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为核心,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在水生所成立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致力于斑马鱼资源的收集、创制、保存、管理和共享。斑马鱼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动物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健康科学、环境科学、水产科学等研究领域。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现已发展成为与位于美国的国际斑马鱼资源中心,位于德国的欧洲斑马鱼资源中心并列的国际三大斑马鱼种质资源保藏中心,近两年其科技支撑能力跃居全球首位。
资源库的主要任务包括:
斑马鱼种质资源的收集、创制与保存:收集国内外各类斑马鱼资源,规模化创制斑马鱼资源,建立资源库,并进行系统性的保存和管理,确保资源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斑马鱼研究技术平台的建设与推广:搭建斑马鱼繁殖养护、品系定制、成像筛选等技术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和支持。
斑马鱼资源的共享与交流:通过建立数据库、举办学术会议、开展培训等方式,促进斑马鱼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推动斑马鱼模型在科研领域的广泛应用。
通过这些工作,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为国内外科研人员提供了重要的斑马鱼资源支持和服务,推动了斑马鱼模型在生命科学和健康科学等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与发展。